2020年3季度,国家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六稳”“六保”的各项政策落实成效逐步显现,复苏力度进一步加大。信托产品新增规模也表现出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3季度末,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为10.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73.18亿,占比49.42%,较上年末提高了3.49个百分点。此外,3季度末,信托行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不含房地产业)的信托资产余额达13.14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62.97%,其中投向小微企业的信托资产余额2.41万亿元。彰显了信托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社会财富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服务信托助力信托业转型
资金信托是信托公司过去最为常见的产品形式,但此次征求意见稿也对其采取多方制约。对于以受托服务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信托业务监管中明确:无论其信托财产是否为资金形式,均不再纳入资金信托,具体包括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企业年金信托、慈善信托及其他监管部门认可的服务信托。
1.资产证券化成主要转型方向之一
信托公司作为拥有贷款牌照的金融机构,介于非标资产管理和标准资产证券化退出之间的业务,拥有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天然制度优势和独特竞争优势。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托公司可以一方面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积极申请业务资格、提升服务附加值,进而争取业务机会;另一方面可以主动挖掘证券化业务价值,发挥自身优势,将证券化业务从单纯的服务信托,拓展为资产管理业务、私募投行业务和服务信托的结合,实现全链条、全流程服务,实现非标业务向标准化业务的升级。比如,在普惠金融资产证券化领域,信托公司可先以PRE-ABS/ABN的方式,以融资类额度形成基础资产,再通过证券化退出,从而将非标债权资产源源不断的转化为标准化的ABS资产;在基础设施和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领域,信托公司可先以PRE-REITs的方式孵化不动产资产,之后通过CMBN、CMBS、类REITs、公募REITs等资产证券化工具退出,形成基础设施和商业地产行业募投建管退的闭环模式,这也是未来基础设施和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信托公司已成为ABS产品主要发行人/计划管理人。截至2020年11月,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其中,信托公司参与的项目规模约为10296.76亿元,占总规模的51.36%。兼具标准化与服务信托特质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已然成为资管新规背景下、信托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领域。
2.养老信托兼具金融与服务功能
养老信托是信托公司开展的养老金融业务,兼具金融与服务的功能。其以信托为载体,可为受益人提供一揽子、全方位的服务。养老信托为受益人提供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老年人医养消费、资产保值增值、资产隔离、财富传承等。产品方面,包括年金信托、养老金投资信托产品、养老服务类信托、养老产业类信托等。此外,立足于信托本源,养老信托可以将委托人的资金以信托的方式服务于实体经济,包括支持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与外部机构以灵活的方式助力康养、医疗、智慧养老等产业的发展等。同时也面临着缺乏养老金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客户群体有限等问题。在当前的压力与机遇并存的内外部环境下,发展养老信托正当其时。
对于处于转型升级期的信托公司而言,养老信托无疑是一个符合监管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业务。第一,养老金信托作为养老金金融产品,弥补了我国养老保险二三支柱发展短板,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的养老金融产品选择;第二,附带养老保障功能的养老服务类信托作为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将养老需求端与供给端打通,兼具了经济收益与养老服务的功能;第三,信托可依托其制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与外部机构、资金合作为养老产业链条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3.家族信托护航财富管理
在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提升的情况下,财富传承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进一步凸显。对于高净值财富家庭而言,积累的大量财富需要实现传承,这需要专业的金融机构帮助打理。家族信托具有资产保护、隔离风险、保护隐私、保障生活、维持控制等众多功能,能够有效弥补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及生前赠予等方式的缺陷或不足,是家族财富管理和传承的基石工具。其中保险金信托结合了保险与家族信托的双重优势,在近两年家族信托市场上脱颖而出,“保险+信托”服务模式是在保险定位风险管理和生命保障的基础上,由信托公司运用其在账户管理、财产独立、风险隔离、指定分配等方面的制度优势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高净值人群资产保护和财富传承的需求,实现“1+1>2”的增值服务效果,为客户的财富管理一路护航。
标品投资渐成信托公司主导业务
新的监管环境下,标品投资对信托公司业务发展重要性明显提升。长远来看,标品投资会是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方向,也是信托公司和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竞争的重要业务。
ABS/ABN(资产证券化)、固收+、TOF(基金中的信托)被视为标准化信托的三大王牌。从发展路径上看,信托公司标品投资初期要以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合作为主,开展FOF/MOM业务,并逐渐培养和建立自身的主动投资能力。与其他资管机构合作不仅有助于做大规模,而且可以建立与市场上相关机构的合作关系、融入证券投资市场,熟悉不同机构投资偏好和专业优势。已获取债券承销资格的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债券投资、产业基金或者股权投资的方式,掌握更多优质资产,进而发展股债相结合的专业私募投行业务模式,运用灵活的投融资机制,在资产端的标品信托赢得更多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标品信托业务的风险控制需要通过专业化的投研体系,通过深入专业的市场研究,提前预判市场风险,有效控制市场波动风险。
总的来说,为了使信托行业在转型之路上占领更多的竞争优势,信托公司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响应监管要求,提高标准化资产(包括股票、债券等)的配置比例。并着力于提高标准化资产的投研能力,尝试通过FOF基金、‘固收+’等方式,提高标准化资产产品的收益率,增强产品竞争力;二是,做好信托本源业务-服务信托业务,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在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等服务信托领域加强业务布局,提高竞争力。
慈善信托助力构建和谐社会
慈善信托是转型探索中的一个重要业务领域。信托公司可以通过“慈善基金会+公益信托”、“互联网+公益信托”、“家族财富管理+公益信托”等创新业务模式,实现信托转型。在客户需求方面,财富管理和家族信托业务逐渐丰富的信托公司,受客户日益高涨的慈善需求推动,有较强的动力涉足慈善信托,有利于强化客户黏性;在合作优势方面,信托公司开展慈善信托业务具有灵活的制度优势和财产保值增值的功能优势,会吸引一些“市场嗅觉敏锐”的慈善组织主动对接合作;
在慈善类型产品类型上,也涌现出了不少有特色的细分产品,如中铁信托弘文系列慈善信托旨在资助博物馆相关领域慈善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运作模式上,目前成立的慈善信托不少由信托公司与慈善组织合作运行,慈善组织负责慈善项目实施与管理,信托公司负责闲置信托财产投资管理,双方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与此同时,信托公司还充分发挥自身客户资源优势,以慈善信托为载体,积极吸引各界社会资源参与到慈善事业的发展中。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共备案慈善信托415单。其中,2020上半年共备案慈善信托数量为142单,财产规模2.63亿元。慈善信托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之中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2020年1月26日至1月28日,经中国信托业协会倡议,我国61家信托公司作为共同的委托人,累计投入资金3080万元,由注册在武汉的国通信托作为受托人设立了“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目的主要是对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行防控与救助,疫情结束后用于医疗科研、应急救助等公共卫生事业。
(作者邢成系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系香港全年综合资料实习研究员)
作者:邢 成 张 琳
来源:中 国 银 行 保 险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