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成立30年 上市20年 与时俱进的陕国投铸就新的品牌形象
陕国投:金融信托服务铸品牌
——香港全年综合资料上市20周年发展纪实
从改革开放中破土而出的一棵不起眼的小苗,磨砺发展成一家主业突出、资产质量优良、经营管理规范、赢利能力稳定的品牌化上市金融信托企业——
香港全年综合资料,今年诞生30年,上市20年。
作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陕国投在成立30年、上市2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我国信托行业的起起伏伏,在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雨洗礼中,愈挫愈勇,逐渐磨砺成为一家主业突出、资产质量优良、经营管理规范、赢利能力稳定的品牌化上市金融企业。栉风沐雨30载,数字无语显辉煌。20年来陕国投累计为我省经济建设提供投融资服务2000多亿元,其中,"十一五"以来提供投融资服务700多亿元,公司的发展基础和盈利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76亿元,利润3.48亿元,人均利润200多万元,信托资产规模突破1011亿元;2013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2%,实现利润3.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人均实现利润140多万元;公司净资产也由成立之初的2,5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34.3亿元。
凭借稳健的经营业绩和长期积聚的区域影响力,陕国投的品牌价值得到全面提升。2011年以来,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具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连续3年被省政府评为"陕西省优秀金融机构",此外,还荣获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风险管理"金盾奖"、省市"著名商标"、"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陕西省A级纳税人"等荣誉。
上市:迈入新起点
1994年1月10日,中国第一家非银行上市金融机构诞生
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陕西的金融事业沐浴着春风开始了改革创新的探索。
1984年,由人行陕西分行、工行陕西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陕西省保险公司等联合组建的陕西省金融联合投资公司(以下简称"陕金联")成立。作为陕西对外开放的窗口,成立之初的陕金联在引进外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建设规范现代企业,1992年,在省内首批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试点,省财政厅成为大股东,公司更名为"陕西省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陕国投的诞生。1994年1月10日,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一声锣响,陕国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中国第一家非银行上市金融机构诞生。
"出海"资本市场,不但有效提升了资本实力,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也使得陕国投这个地方金融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积极拓展证券和金融信托主业,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十一五":实现新跨越
从17.9亿元到1011亿元,信托规模实现了年98.3%的复合增长率;从亏损到年盈利近4亿元;总股本从3.58亿股到12.15亿股,净资产从3.1亿元到34.3亿元,近期公司市值100亿元左右,是2006年初的8倍多,7.58亿国有股市值60多亿元,国有资产大幅保值增值
自古雄才多磨难,经历风雨见彩虹。在资本市场的潮起潮落中,陕国投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有过和风细雨的惬意,也有过风雨雷电的磨砺。
2004年,由于4.4亿元历史负债的政策性清理无法完成,陕国投面临"生死劫",如果处理不善很可能引发社会群体事件,甚至被监管部门停业,直至被摘牌。陕国投,是去还是留?
省委、省政府领导果断决策,省国资委、省金融办、陕西银监局、陕西证监局和省高速集团的全力支持,于2004年、2006年对陕国投实施了两次重大资产重组,利用资本运营手段有效化解了陕国投的生存危机,并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破解了存续发展难题。
重组之后的陕国投何去何从?
2006年元月到任的以薛季民为董事长、党委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牢记省政府的嘱托和股东单位的期望,汲取陕国投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把风险管控作为第一生命线,积极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围绕省内经济建设强化信托主业,"十一五"成功实现了战略转型,陕国投的面貌发生了凤凰涅槃式的变化:
1.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处置,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清偿了4.4亿元的历史负债后,针对4.4亿元固化资产包的处置,陕国投通过诉讼、挂牌拍卖、协议出售等多种方式大力清收、变现,4年多累计变现近3亿元;用3年多时间了结38个诉讼,彻底解决了标的达4亿多元的历史遗留诉讼等纠纷难题,挽回损失1.1亿多元,从而使公司轻装前进。
2.成功实现战略转型,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稳步提升。在推进实业清理、积极处置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陕国投找准定位,紧紧围绕省内经济建设拓